一名女清洁工中暑后昏倒在广州街头,刚开始路人不敢贸然施救,后来一名小女孩蹲下为她撑伞,在孩子的感召下,两名观望的路人终于出手,将清洁工救醒。多么温馨的画面,多么感人的场景。可惜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,清洁工称自己被人利用,而那个小女孩也是花150元请来的。事实又给人们兜头泼了一盆冷水。
如果这样的炒作是为了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爱心和良心,似乎也可以接受,公益广告的目的也是如此。但炒作者只是为了私利,就消费公众的爱心,这种行径说起来和欺诈也没什么本质区别。
而且在这个精心策划的炒作中,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,炒作者竟然拿5岁小女孩当道具。报道说,小女孩的母亲是请清洁工拍广告的参与者之一。难以相信,天下竟然有母亲无耻到用自己的孩子当工具,欺骗爱心。难道她不怕自己的无耻行径影响孩子的成长吗?这种无底线的炒作,是否涉嫌侵害未成年人保护权益,都值得追问。
可怕的是,类似这种“爱心”欺骗已不是孤例,从“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,感动路人”,到“母亲为救患眼癌的女儿,在广州最繁华的路段当街跪行”……社会信任本已稀缺,一次次的爱心欺骗,只会让人们更加冷漠,别再扼杀残存的那点爱心了!另外,媒体也应该多个心眼,不能丢失基本的职业判断,把假新闻当真,让炒作者躲在背后偷着乐。
新闻热点